摘要:雙飛集團不斷拓展相關產品的應用范圍,并逐步聚焦到機器人領域,此舉或將為公司的未來打開新的空間。
連續20CM漲停后,雙飛集團(300817.SZ)今日盤中再次上沖。
近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對機器人概念持續炒作,雙飛集團也因此受到資金的關注。該公司主營自潤滑軸承等產品,競爭優勢突出,同時公司持續拓展新能源汽車、風電設備等下游應用領域,為公司的持續成長打開了空間。
主營業務穩健
公開資料顯示,雙飛集團是專業生產滑動軸承系列產品的創業板上市公司,產品涵蓋無油潤滑軸承、水潤滑軸承、邊界潤滑軸承等全系列滑動軸承,可應用于汽車、工程機械、建筑機械、農用機械、工業自動化等多個領域。
經過30余年的發展,雙飛集團在自潤滑軸承行業具有較高的市場地位,公司不僅在國內行業占據一席之地,還參與了多項招投標,擁有多項專利和商標,體現出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自潤滑軸承是機械設備中重要的基礎零部件之一,隨著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制造的發展,市場需求穩步增長。
長期以來,雙飛集團堅持主業發展,其核心產品滑動軸承及材料業務營收穩健,并且貢獻著超過88%的營業收入。主營業務的穩健運營,驅動公司整體營收持續增長。2022年至2023年,雙飛集團實現營收分別為7.16億元、7.52億元。
2024年,雙飛集團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把握市場機遇,實現了產品銷售的增長。去年前三季度,雙飛集團實現營收6.09億元,同比增長10.91%;歸母凈利潤4910萬元,同比增長4.89%。
打開成長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雙飛集團不斷拓展相關產品的應用范圍,并逐步聚焦到機器人領域,此舉或將為公司的未來打開新的空間。
據介紹,雙飛集團積極開展自主創新研究,針對機器人部件使用自潤滑軸承進行持續研發。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雙飛集團的自潤滑軸承主要應用在機械手關節部位。同時,該公司也在積極尋求與人形機器人客戶的合作機會。
據了解,自潤滑軸承的優勢突出,具有免維護、減少摩擦和磨損、耐極端環境、降低噪音等特點,這些優勢使得自潤滑軸承可以應用在眾多領域。其中,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要求高精度和低維護等,而自潤滑軸承恰好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空間廣闊,未來幾年都將持續增長。根據高盛的預測,到2035年全球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國內方面,202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售額由2020年的476.26億元增長至725.38億元,2024年進一步增長至842.62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900億元以上。?
除機器人外,雙飛集團還同時拓展了新能源汽車、風電設備、航空航天等領域,相關產品均得到了客戶的認可。隨著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展,雙飛集團未來的想象空間也在不斷擴大。
近段時間以來,資本市場對機器人概念的炒作火爆。雙飛集團作為機器人概念股,也受到了資金的關注。此前2個交易日,雙飛集團連續收獲20CM漲停,近12個交易日該股累計上漲93.44%,股價接近翻倍。2月24日,雙飛集團盤中再度上沖。
積極拓展海外業務
憑借行業領先地位,雙飛集團與多家優質的客戶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包括三一集團、徐工集團、中國重汽和中聯重科等。
此外,雙飛集團生產的滑動軸承產品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質量標準,其產品45%以上出口至德國、意大利、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客戶的廣泛好評,創造了良好的國際信譽。雙飛集團也因此被稱為“軸承出海四小強”之一。
2024年上半年,雙飛集團在境外地區實現營業收入7819.74萬元,海外業務營收保持穩健增長。
隨著中國機器人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國產工業機器人快速崛起,并在市場份額方面不斷取得突破,2024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提升至52.3%,銷量同比增長20%。不少國產機器人相關產品已經具備與國際品牌競爭的實力,國內相關廠商紛紛出海搶占市場。積極拓展海外業務的雙飛集團也有望從中受益,實現自身業績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