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很多新的業態也迎來爆發。
過去兩年,《穿越火線》熱播、電競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EDG奪得英雄聯盟全球總冠軍、《雙城之戰》收視登頂,電競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
伴隨著電競行業的崛起,衍生的游戲語音社交軟件也迎來爆發,包括騰訊、歡聚、虎牙、網魚網咖等企業均在該領域有所布局,其中廣州趣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趣丸”)旗下的TT語音已經成為業內第一。
借助突出的行業地位,趣丸在去年10月19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但如今已經過去了半年,趣丸的IPO仍然進展緩慢。
與之相關的背景是,這半年趣丸的麻煩始終不斷,除了招股書披露出的財務困境,公司主要產品“TT語音”APP頻繁出現在各大投訴平臺上,內容涉及誘導未成年人消費、軟色情、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等多種問題。
筆者實測發現目前國內各大應用商店已經無法下載TT語音APP,失去拳頭產品后,趣丸沖刺港股上市不免蒙上一層陰影。
1、3年半虧10億 上市成唯一解藥
資料顯示,趣丸集團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移動語音、電子競技、游戲研發與發行等業務于一體的科技企業。旗下主要產品包括TT語音、TT chat、TT電競和TT游戲。
公司招股書稱,截至2021年上半年,TT語音已經是中國最大的移動語音社交平臺及最大的以玩家為核心的移動社交平臺。TT語音主打游戲社交,其核心是在語音聊天室環境中,根據用戶屬性、游戲和社交需求,匹配陌生用戶。
最新消息顯示,TT語音宣布成為2022年使命召喚手游行業合作伙伴。此前,TT語音已經與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平精英、QQ飛車等多個官方賽事達成合作關系。玩家可以通過TT語音進行組隊、匹配隊友。
TT語音宣稱,超過90%的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截至2021年上半年,平均每個用戶每天在語音聊天室花費158分鐘,且用戶每天發起超過85萬個語音聊天室,同比增長45.6%。
基于這樣的用戶時長和黏性,趣丸的變現模式并不復雜,主要通過用戶和其他用戶、主播互動時購買TT語音出售的虛擬物品和會員訂購變現。另外,圍繞游戲社交主業,公司還提供電競團隊運營、游戲分銷及海外市場基于語音的社交網絡運營服務。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0年,在端游電競整體規模基本穩定的情況下,中國電競市場整體規模迅速膨脹。這其中,移動電競和電競生態高速發展功不可沒。短短四年時間,移動電競市場規模從303億元擴張到759億元;與此同時,電競生態也從50億元擴張到363億元。
乘著行業發展的東風,TT語音迅速打開市場,軟件發布第一年,注冊用戶數就突破了300萬,同時在線人數超過6萬人,僅用一年時間流水就突破一個億。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趣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33億元、8.36億元、14.93億元和11.74億元,其中2018-2020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5.7%。
公司認為,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月活用戶和付費用戶的增長。
數據來源:招股書
從收入構成來看,趣丸的收入主要來自三方面:增值服務、音頻娛樂服務、游戲及其他。其中,增值服務,也就業內熟知的“打賞分成”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21年上半年,公司來自增值服務的收入占總收入比高達82.1%,而這一數據在2020年最高達到95.2%。
營收高速增長同時,利潤卻由正轉負,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趣丸的凈利潤分別為0.13億元、1.31億元、-1.54億元、-9.89億元。僅僅三年半,公司虧損就接近10億。
2、轉型困境
為什么軟件用戶增長,但公司虧損卻越來越多?招股書給出的答案是由于估值增加導致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
但拋開眼花繚亂的財務操作,單從公司業務層面我們也能找到一些原因。
最早TT語音以游戲語音工具掘得第一桶金,但隨著游戲開發商不斷完善游戲輔助功能,語音被很多游戲內置到軟件中。眼見蛋糕被分而食之,TT語音不得已轉型成為游戲社交軟件。
為了留住更多用戶,TT語音在“提高了給予主播的收入分成”基礎上,2021年7月,又簽約了頂流代言人楊超越。并在熱播劇《山河令》中植入TT語音廣告。
一系列市場營銷操作直接導致了公司巨額營銷費用支出。2021年上半年,趣丸的營銷費用就達到5.32億元,僅次于此前一年的6億元,近乎2019年營銷費用的兩倍。
但這樣的瘋狂燒錢效果似乎并不明顯,翻閱招股書發現,公司的用戶付費率從2018年的7.3%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5.1%。同時,公司毛利率也是震蕩下行,由2018年的71.2%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58.9%。
或許是意識到天花板問題,趣丸開始把重心押注在電競業務上,試圖打破天花板。
近兩年,趣丸接連在電競市場投資布局。先是收購《王者榮耀》老牌俱樂部收購XQ電子競技俱樂部王者榮耀分部。而后又收購了英雄聯盟DMO戰隊并更名為TT戰隊,正式進駐英雄聯盟職業聯賽。
但完成收購后,戰隊成績并不理想。從商業模式上,收購戰隊本來就是一項燒錢的生意,雖然招股書中沒有透露具體費用,但招股書披露的三年半中,僅僅購買電競執照一項就耗資2.27億元。
從理論上講,經營戰隊提升在游戲玩家中的影響力,形成粉絲效應后導流至TT語音,這樣的協同邏輯似乎行得通。但實際宣傳效果到底是TT語音還是游戲開發商本身受益更多,很難說得清,而且現階段確實也沒有給公司的產品帶來更多實質性成果。
3、違規行為屢教不改
趣丸遞交招股書已經近半年,遲遲沒能完成臨門一腳,或許也與主打產品TT語音面臨的爭議有關。
首先,從行業來看游戲陪玩一直是TT語音的核心業務之一,但也是軟色情的重災區。早在2019年4月,人民日報就曾發文聲討部分“出賣聲相”的行為。2019年8月,TT語音因涉不合規內容、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中央網信辦要求整改;2021年9月,游戲陪玩行業遭遇整頓,Hello語音、比心、小鹿陪玩等多款產品遭無限期下架。
趣丸招股書在風險提示中稱:“我們過去曾因TT語音應用上的內容不合規及其他事宜而被有關中國監管機構責令整改,就此方面任何違規或負面事件均可能對我們的聲譽、業務、財務狀況及營運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其次,TT語音在未成年人熱防沉迷保護上做的也不合格。2021年7月21日,網信辦開展“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明確要求解決網站平臺防沉迷系統問題漏洞,包括要解決“青少年模式”入口不顯著、識別不精準、專屬內容不夠豐富、應用效果不佳等問題,進一步優化模式效能,著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TT語音雖然也上線了“青少年模式”,但筆者在從注冊開始的實際體驗過程中發現,注冊時可以隨意填寫年齡,這使得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而后產品通過彈窗提示要求監護人開啟青少年模式,但點擊“好的”即可跳過。這些操作可直接讓用戶跳過青少年模式的限制,使得未成年人保護成了一句空話。
青少年模式與普通模式界面差異巨大
2021年10月26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關于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中也明確,平臺向未成年人提供賬號注冊服務的,應對未成年人進行基于居民身份證號碼的真實身份信息核驗,對監護人的真實身份信息進行核驗。
趣丸在招股書中表示,TT語音的未成年用戶很少。2021年9月,根據實名認證被識別為18歲以下的活躍用戶占當月月活躍用戶不到1%。而TT語音在注冊過程中并未強制要求身份信息核驗,就能順利完成注冊,后續使用過程中也沒有其他功能限制,因此很難識別出用戶是否是未成年人。
最后,在實際使用TT語音過程中也存在很多隱患。進入軟件主界面后,隨處可見“處對象”“脫單”這樣的帖子,很多都配有衣著暴露的圖片,顯然與青少年模式差異巨大。
在軟件頂部的“娛樂”選項卡下,“來相親”板塊赫然在列。筆者使用軟件過程中,在主播不斷熱情鼓動下,兩位用戶互刷禮物,最終完成“牽手”。
而據公開投訴平臺“黑貓投訴”和“人民投訴”顯示,TT語音多條投訴均涉及未成年人充值消費。其中人民投訴平臺4月最新的一條投訴顯示,涉及金額超過8000元。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TT語音第一次出現類似問題。據澎湃新聞報道,在2020年3月,江蘇省選取直播平臺和手機游戲App各9個,對“實名認證流于形式,充值打賞額度不受限,退款難”等問題進行調查,而TT語音就在調查名單之上。
人民網“人民投訴平臺截圖”
筆者使用過程中,雖然iOS用戶已經無法通過APP直接充值,但客服會引導用戶在電商平臺官方淘寶旗艦店充值。充值僅需要用戶ID號,付款后幾秒即可到賬,整個流程都沒有對充值人的年齡和身份進行核驗。業內人士表示,這種行為變相“繞”過了支付平臺的審核流程,也增加了支付環節的潛在風險。
在“黑貓投訴平臺”,僅最近30天,涉及TT語音的投訴就超過100件。除了誘導未成年人消費,有不少投訴指向了“抽水晶”的抽獎機制不透明。
綜合來看,TT語音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誘導充值等問題已經是多年積弊,但從大量的投訴來看,這些問題依然沒有完全解決。
巧合的是,國內各大手機應用商店已經無法搜集到TT語音APP,但公開信息中并沒有該產品整改下架的消息。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軟件下架后,監管想取證可能比較困難”,或許是公司正在自查整改,也有可能是為了規避監管核查。
筆者聯系公司客服詢問下架原因,客服則稱“為了配合應用商店的技術升級要求,APP在各大應用商店下架,對產品的相關技術進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