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季度收入增長66%,拼多多跑出“加速度”。
作者 | 唐飛
編輯 | 劉景豐
8月29日,拼多多集團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拼多多集團(以下簡稱“拼多多”)今年第二季度收入為523億元,同比增長66%;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131億元,同比增長47%。
受業績向好消息提振,拼多多盤中一度漲超18%,收盤漲超15%,報收每股93.22美元。
在提振消費的大背景下,拼多多的長期戰略已經從重視速度轉型到追求高質量發展,并將落實到平臺治理、商家生態、高質量供應鏈、高質量消費等方面,讓外界再一次看到了拼多多向新向上的實力,以及展現的新面孔。
“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舉措,正帶給我們比預期更快更多的回報。”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表示,“上個季度,我們建立了‘百億生態’專項,將資源優先向優質商戶和商品傾斜。這一專項正帶領平臺中小企業和優質商家提質增效,進而帶動平臺整體服務效率與品質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技術公司,拼多多正持續加碼研發投入。二季度拼多多研發投入超27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前,拼多多研發費用已連續五年增長,從2017年的1.29億增至2022年的103.8億,完成近百倍的提升。
如今的拼多多,正在完成新的轉身。
抓住消費刺激需求,收入增長66%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往往平臺經濟最先感應,特別是將自己定位于新電商的拼多多。
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首席執行官陳磊表示:“二季度,我們觀察到消費者對多個產品品類的需求持續提升。這一積極轉變主要源于有效的宏觀政策和助力消費的促銷活動。”
據拼多多方面透露,伴隨市場信心持續回升,第二季度的618年中大促拼多多加大了補貼力度,大促期間美妝品牌細分類目銷量最高增幅超過790%;縣域市場手機訂單量同比增長130%;家電品牌的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13%
圖中被推薦的產品依次為“川菜之魂”郫縣豆瓣醬、涿州蜂蜜及廣東美妝產品。
劉富言、劉彥、王欣 攝
同時,拼多多加大對農產品需求的持續挖掘、增加了農產品補貼力度,“百億補貼”農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0%;入駐百億補貼的涉農商家同比增長60%,覆蓋全國超百個農產區。
結合直播等新形態,拼多多還推出“美好生活拼出來”系列直播,先后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成都,通過“特色直播+百億補貼”的方式,一方面搭建了展示優質產品的窗口,另一方面則增強消費者對網購的信任,推動消費平權與消費普惠。
一系列舉措推動下,拼多多二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523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314億元增長66%;同期歸屬于普通股東的凈利潤為131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89億元增長47%。
每股ADS基本收益為9.64元人民幣,攤薄后每股ADS收益為9.00元人民幣(1.24美元),而2022年同期每股ADS基本收益為7.06元人民幣,攤薄后每股ADS收益為6.22元人民幣。
此外,財報還披露一個關鍵信息,截至2023年6月30日拼多多賬上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為1795億元,去年同期為1494億元,現金儲備穩健。
相關券商分析師指出,“(拼多多)公司在各項核心指標上保持穩健增長,再次證明了其在行業中的強大競爭力和卓越業績。”
研發投入創新高,用技術推動增長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拼多多正在夯實自身的技術壁壘。
此次財報發布后,讓外界看到了其今年在技術上新的投入力度。二季度拼多多研發費用達到27.34億元,創歷史新高,2022年同期為26.11億元。陳磊表示:“科技是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利用我們的資源和技術背景,引領創新,支持數碼共融,并對整個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而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新消費場景的拓展,拼多多正助力更多優質產品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同時也幫助商家增效、增量、增收。
以農產品為例,目前我國農產品的線上化率依然不高,大量用戶需求沒有被滿足,也有很多優質的農產品沒有進入高效的流通體系。拼多多響應“數商興農”的號召,深入山西運城、四川成都、陜西西安等水果大產區以及湖北潛江小龍蝦、福建霞浦海產、山東金鄉蔬菜、蘇州大閘蟹等農產帶,為當地商家提供專場培訓及定向指導,推動農特產的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化新供給。
除農業外,二季度多多跨境進一步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制造業工廠。截至目前,多多跨境已覆蓋除食品、日化品外的所有品類,深入百余個國內產業帶,助力萬余家工廠成功出海,觸達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消費者。借助多多跨境,不少工廠不僅找回了訂單,還提升了利潤,一些代工型企業通過生產差異化的產品,利潤率甚至能夠達到傳統外貿的5倍。
穩定“源頭”之后,拼多多開始在中間環節深挖,升級物流和售后服務。
例如,新疆地區用戶過去時有遇到商家因運費貴而不發貨、不包郵的情況。對此,拼多多二季度與郵政等快遞企業合作,開通了新疆包裹中轉集運包郵業務,大大降低了新疆訂單的運費成本,改善了新疆消費者的網購體驗。
同時借助技術水平的提高,今年以來拼多多已將絕大部分品類從支持72小時發貨,升級至支持48小時內發貨;在售后策略上對老人及偏遠地區的消費者進行服務傾斜,同時執行更加主動的客服策略,如為利益受損的消費者提供僅退款服務。
從技術普惠的角度來看,拼多多也在努力推動產學研的深度融合。二季度拼多多聯合高校與農業科研機構,連續舉辦三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并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研究基金,用于支持中國農業大學開展農業科技基礎研究與“卡脖子”技術攻關。
7月初,“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之‘拼多多杯’第二屆科技小院大賽”啟動。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大賽支持單位,平臺希望與優秀團隊深化合作,助力先進技術下沉、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優質農產品的產銷對接。
“加速高質量發展轉型與整體生態質量建設,不僅從長期來看是好事,短期也會得到消費者和商戶的正向反饋。”趙佳臻表示,“我們會堅持做正確的事,持續增加投入,進一步扶持優質商家和中小制造業工廠,推動農業科技普惠,為高質量發展添加動力。”
高增長的背后是高質量
拼多多正在進入新的發展狀態。
“上半年開始,我們全面擁抱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邁入‘質量第一’的發展的新階段。”財報電話會上,趙佳臻定調稱,修煉內功,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平臺價值進一步提升的必經之路。
而在高質量生態的建設過程中,拼多多充分調動了內外部力量。
4月以來,拼多多陸續發布新版《商家提供虛假信息處理規則》、《拼多多醫藥健康市場管理規范》《拼多多直播經營管理規范》等10余項平臺規則,完善了平臺內商家合規經營以及消費者良好購物體驗的制度保障。
輔以“一號工程”為抓手,二季度拼多多將違規商品、直播合規等列為重點治理事項,主動擁抱更高水平的平臺治理和生態建設。截至目前,平臺合計清理低俗廣告圖片逾10萬條;處置飾品、家居擺件等品類的違規商品超30萬件;下架危險化學品商品鏈接3000多條、劣跡藝人違規日歷臺歷637件,在各大電商平臺中率先實現全網禁售“亞硝酸鹽”,并實施了“非廚刀具”實名售買。
同時拼多多還制定了未成年人保護專項行動,平臺從未成年人賬號認定、青少年瀏覽模式、購物下單限制和正面內容引導四方面入手,禁止未成年人下單購買諸如成人用品、賬號代充值、處方藥、醫療美容等商品,具體限購范圍還將視情況不斷擴充。
下一步,趙佳臻要求各部門“回頭看”,全面梳理平臺發展理念、組織架構、合規機制、平臺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繼續開展高質量發展合規提升行動。趙佳臻表示,只有把平臺生態管理好,塑造良幣驅逐劣幣的大環境,優質商家才能得到更多成長機會,用戶才能獲得更多增量價值。
在社會價值方面,二季度拼多多“為你讀書”公益行動先后走進吉林琿春、涼山甘洛、江西于都、新疆喀什、黑龍江方正、福建漳平、陜西漢中等地,不僅為各地學生捐贈數萬冊圖書,還攜手作家舉辦“讀書課堂”活動,助力縮小城鄉閱讀鴻溝。
此外,為幫扶遭受臺風“杜蘇芮”影響的京津冀等地受災群眾,拼多多向中華慈善總會捐贈3000萬元。同時,為幫助涿州受災的圖書商家渡過難關,拼多多在8月初推出“加油涿州圖書”專項活動,為受災書商提供流量傾斜、直播帶貨、免除傭金等幫持舉措。
一系列平臺規則的完善,加之高質量生態初具雛形,才造就了拼多多二季度的業績大漲。在財報業績會上,拼多多財務副總裁劉珺就直言,“二季度取得的亮眼成績,初步地顯示了拼多多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成果。”
總結
縱觀拼多多崛起的歷程可以發現,拼多多起步階段的核心在于抓住了淘系品牌升級階段中下沉市場的空白,以高性價比的商品和微信生態的流量紅利為切入點,實現了初始流量的積累;在后續發展過程中,逐步在用戶、商家生態、商品供給三個維度構建起核心競爭壁壘,且三者相互促進形成正向循環。
現階段,用戶規模的增長吸引更多商家入駐,隨著更多商家經營鏈路的跑通,能更長期地促進平臺供給生態的優化,更好的貨品供給又進一步吸引用戶,流量規模又繼續促進供給增長。
于是拼多多擁有了由用戶心智+商家生態+貨品力組成的“護城河”。
通過踐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全速推進平臺生態建設、開拓新的消費場景,拼多多正完成一場新的轉身,跑出自己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