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才有居,家居行業與房地產行業從來都是無法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此前,家居新范式通過《八大券商預判家居行業的2024:有關增速、增長點和風險點!》《關于今年形勢和打法,歐派、惠達、鷹牌等高管的最新預判》《2024年怎么干?33位家居和地產大佬搶先發聲》等文章,盤點了主流券商們與部分家居高管對于今年家居行業發展的預期觀點。本期,家居新范式總結了各路專家們對2024年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判斷。一起來看!
王石:房價將“穩中有降”
王石提出三大預測:第一,本輪樓市調整需要3-5年在面對房企債務違約和爛尾樓問題;第二,今明兩年房企可能大洗牌,呈現兩極分化,負債率高的房企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第三,中國采取政策利好和城中村改造等手段。預計未來各地房價將呈現“穩中有降”,每年下跌12-15%,通過幾年時間,實現軟著陸。
任澤平:需求逐步下降
任澤平團隊對2024年房地產市場進行了情景分析。中性情景下:2024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5.3%,新開工面積同比-8.2%;竣工面積同比-2.5%;開發投資額受銷售、融資復蘇進度制約,預計同比-4.5%。2024-2030年年均新增城鎮居住需求約10.0億平,相較2011-2023年年均新增城鎮居住需求的11.3億平有一定下降,2030年我國居住總需求或將降至9.1億平。
中指研究院:供需難改下行趨勢
中指研究院預計,2024年各影響因素表現或難有明顯改善,預計新房銷售規模延續下行態勢。中性情形下,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同比上漲2.6%左右,全國商品銷售額同比小幅下降2.4%。供應端,房企新開工規模仍受新房銷售恢復節奏慢、土地縮量、現有存量高等因素制約,2024年新開工難改下行趨勢。
張偉:估值偏貴制約成長
根據天風宏觀張偉的觀點,2023年房地產市場表現較弱,對于2024年,房地產市場仍面臨制約因素,存在三個核心矛盾和三個重要變化。其中,估值偏貴是一個關鍵矛盾,房子的估值水平取決于其屬性,包括自住屬性、投資屬性和投機屬性。具有投機屬性的房子賦予較高的成長空間,估值邏輯更接近于成長股。
宋雪濤:延續2023態勢
宋雪濤認為:2024年的房地產市場可能仍會延續2023年的基本特征——二手房繼續替代新房、房企繼續主動去庫、施工重心仍然靠后、竣工受33個月前新開工影響。綜合來看,在樂觀、中性、悲觀假設下,預計2024年房地產建安設備投資較2023年分別下滑1%、9%和15%。
丁祖昱:市場集中度提升
丁祖昱預測三年之后,2026年商品住宅大概在8億平方米左右,總規模趨穩。而對于行業而言,2024年應該是一手房重新向二手房奪回市場份額的重要的一年。企業進入優勝劣汰洗牌之后,留下來的企業的整體利潤水平會有一個復位,拿地集中度越來越高,未來的銷售集中度也會進一步的提升。
曹德旺:樓市回歸理性
曹德旺認為,樓市調控的關鍵在于實體經濟的發展,主張房地產回歸居住屬性。他指出高房價難以下降的原因在于房價與眾多產業緊密相關,過度下跌將對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他的觀點暗示著國家可能通過調控措施使樓市回歸理性,實現市場的平穩發展。
汪濤:未來持續疲軟
汪濤預計未來幾年房地產活動可能持續疲軟:?政策收緊、需求基本面變化以及新冠疫情導致房地產活動自2021年起進入大幅下行。2023年三季度住宅新開工較2020年下半年峰值水平下降了64%,房地產銷售較峰值下降38%(經季調后面積)。同時,新房銷售增速在企穩前可能會繼續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