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全球——WAVE2024全球領航者大會」啟航
2024-10-16 12:00·霞光社
2024年出海,最深刻的關鍵詞是什么?
提出這個問題時,霞光社內部是有一陣沉默的。盡管2024年的出海比2023年討論地更加激烈,關注度更高,“不出海、就出局”成為共識。但真正做出海的人卻感慨,出海越來越難做——海外環境的波譎云詭、海外市場的激烈競爭,都在讓出海變成一件門檻越來越高的事情。
但如果再仔細去想,確實2024年有一些新感受。
一方面,暴富的故事不再流傳,華南城四少退隱跨境江湖,連過去的出海明星也逐漸低調。許多人的感受是,出海的錢,越來越難賺。
而另一面,中國的產品正在歐美發達市場賣出“天價”。比如,中國的激光電視,在歐洲賣到5000歐元;歐洲最貴的家用掃地機器人,也是來自中國的品牌。高價背后,是中國品牌,正在走向世界高端。
雖然出海越來越難做,但優秀的出海企業在全球越來越亮眼。
這似乎也意味著,出海草莽的時代正在結束,俯拾即是的果實正被撿拾殆盡;而接下來的出海,則是需要企業鍛造能力、躬身入局、做好本土化的時代,從走向海外到走進海外。
這也對應了今年兩會中的一個熱詞——“高質量”。
比如,針對電商平臺有“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針對“一帶一路”合作則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而出海也同樣在向著“高質量”躍遷。
全球經濟正面臨“向左、向右”的考驗,此時,更需要中國企業以一種新的姿態走向世界。
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從產品出口到品牌心智占領,從泛互聯網出海到東方數字文化輸出,中國產業的影響力也讓從產品規模向全球化品牌形象提升轉型。
當下,出海已是中國企業的「必答題 」,出海所呈現特征也日漸多樣化——
出海規模、出海營收雙創新高
僅從上市公司看,2024年上半年就有2049家公司布局境外市場,數量創同期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對境外業務的重視度大幅提升。2049家公司2024年上半年實現境外收入2.4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較10年前增加近4倍。(數據來源:證券時報·數據寶)
海外市場復蘇 本土化要求更高
海外市場快速復蘇,全球產品需求上升。同時,貿易保護主義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市場壁壘提高。因此,今天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必須要考慮更為徹底的本土化。本土化要求日益復雜,從產品適配、合規要求到文化差異的理解,企業需精準應對,才能實現有效滲透和持續增長。
高端制造數智化走向品牌文化輸出
中國擁有全球最強的制造業供應鏈。但僅有供應鏈能力是不夠的,需要將供應鏈能力轉化為品牌價值,變成在全球的競爭力。隨著中國的科技創新日益提升,出海結構向上突破了高端制造的瓶頸,從玩具、服裝背后的柔性供應鏈,到家用設備、機器人以及新能源汽車背后的智能化……科技創新,正在成為中國產品背后的一張新名片。科技,也為中國產品走向品牌化提供了支撐。
從單打獨斗 到抱團生態出海
中國企業正從單打獨斗轉向團結協作,搭建聯盟生態,共同探索海外市場。出海服務現已形成完整解決方案,涵蓋了從海外市場的認知推廣、運營策略,到生產質量的嚴格管理、認證,以及流程的精細認證等全方位服務,確保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上的每一步都堅實有力。
從北美歐洲到拉美大地,再到廣袤中東非、東南亞群島,中國企業的足跡,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覆蓋全球,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同時也點亮全球產業新發展,產品新需求。
致敬時代的領航者,分享出海故事與經驗,霞光社將于?2024.12.05 深圳?舉辦第二屆「全球領航者大會」,以激發更多中國企業勇立潮頭,繼續探索未知。此外,霞光社邀請更多有經驗、有洞察、有遠見的出海人加入大會,匯聚領航者力量,在未來征途中,攜手點亮希望之光,照亮全球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