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女厕所视频_韩国三级日本三级少妇99_日本黄色片网址_超污视频网站_上海黄金交易所今日实时行情_九色pro

07/11
2025

有價值的財經大數據平臺

投稿

精品專欄

特寫丨海外,搶購中國“二手車”

摘要:加價30萬,中國“二手車”在海外搶瘋了。

作者 | 劉景豐

編輯 | 韋伯

編者按:

從1885年10月世界第一輛內燃機汽車的誕生算起,汽車工業已經有近130年的發展史。這期間,汽車經歷了流水線、工業化、產品多樣化等發展,并拉動了鋼鐵、橡膠、石化等行業,成為現代工業的“皇冠”。

這個“皇冠”,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一直戴在歐美國家的頭上,并形成難以逾越的壁壘。但最近十年,隨著全球汽車拉開電動化大幕,中國憑借超過四十年的電動車產業積累,正問鼎全球電動汽車產業,并通過出海將這一能力輸送到全球,逐步引領整個汽車產業的百年變局。

為此,霞光社開辟“中國車全球化”這一產業觀察欄目,梳理、觀察和記錄全球汽車產業大變局下中國車企的出海之路,為中國汽車產業全球化提供新視角下的思考。今年2月,商務部等5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二手車出口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一個新的汽車外貿業務正式進入大眾視野。

本篇將記錄一個正在壯大的中國二手車出海市場。

當中國車企在國內進入激烈的貼身肉搏戰時,很少人注意到,海外正在形成一個中國車“真空市場”。

在這個“真空市場”里,某些客戶對中國車的喜愛,讓人難以想象——一輛在國內售價三四十萬元的汽車,賣到海外客戶手里售價可以高達人民幣六七十萬元;而一些在國內售價七八十萬元的新款車型,在海外更是賣到人民幣一百五十多萬元,價格比國內翻出一倍還多。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車還是來自中國的“二手車”。

一條隱秘的賽道開始浮出水面——二手車出海。

在中國版圖的最西端,新疆霍爾果斯,是全國最大的汽車出口陸路口岸。在這里,高峰時每天有上千臺商品車完成通關,其中近半數是在國內注冊過卻沒有上路行駛的“二手新車”。

正在霍爾果斯通關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圖源:央視 正在霍爾果斯通關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圖源:央視

隨后這些車被24小時不間斷地運往中亞、歐洲,并暢銷于此。

據統計,2023年一年,從中國出海的二手車超過10萬輛(亦有數字稱是16萬輛),這比2022年的6.9萬輛增長了45%;而在2021年,這一數字更是只有1.5萬輛。而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二手車出口量將達到40萬輛。

比車輛數更猛烈增長的,是出口額。某跨境支付平臺顯示,其2023年二手車出口的收款資金額比2022年增長了接近900%,平均客單接近100萬美元。

什么樣的中國二手車,能讓海外客戶如此癡迷?二手車出海,是一個遍地黃金的賽道嗎?

尤其近日,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發布《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加快淘汰;到2027年,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對于中國這個汽車保有量超過3億輛的巨大市場,如何解決二手車的出路,將是一個充滿無限機遇和挑戰的問題。

霞光社在跟業內多位從業者交流后,試圖理清正在壯大的中國二手車出海潮,以及背后的產業利益變遷。

2023年9月1日晚,極氪001 FR的發布會上,極氪CEO安慧聰剛公布了這款新車的發售配額,15秒后,當月該車限99輛的配額便被搶購一空。

極氪作為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之一,許多人對它并不陌生,其產品定位是高端電動汽車。而這款新車,更是號稱擁有“頂級的智能座艙和智駕體驗、F1世界冠軍的駕駛能力、車載衛星電話”等等驚艷體驗,官方零售價也達到了76.9萬元的歷史價位。

在當下國內車市如此內卷的情況下,或許當晚參加這場發布會的絕大部分人,不會記住這些眼花繚亂的賣點。但有一小部分觀眾,此時已經意識到,將有一個絕佳的賺錢機會。

約兩個月后的10月27日,極氪001 FR正式開啟交付。此時,一些做二手車出海業務的外貿商也開始忙碌起來。

一位從業者向霞光社講述了一段他觀察到的現象:就在這款新車發布后,一些外貿商立即把相關的信息通過跨境電商平臺、社交平臺發布到海外,隨即引來海外消費者的關注。一些海外消費者看到相關的車輛測評視頻后,就表示迫不及待地想購買一輛。但當時極氪只在歐洲、中東等少數海外市場鋪設銷售渠道,包括中亞、俄羅斯、拉美等市場尚沒有購買渠道。于是,一些外貿商利用自身優勢,拿到海外客戶訂單,并在國內訂購了極氪001 FR車輛,在新車交付后,便馬不停蹄地轉手將車輛運抵海外消費者手中。此時,該車輛的出售價已經高達150萬人民幣,比國內售價高出70多萬元。

停在口岸等待出口的極氪汽車,受訪者供圖

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外貿商拿不到主機廠的品牌授權,無法直接走出口模式。因此,外貿商最常用的方式,是先將車輛以個人名義買下來,注冊獲得車輛的所有權,即變成一輛名義上的二手車,但并不上牌上路(實際還是新車);隨后將車輛運抵出口口岸,交割給海外客戶。而由于國家相關規定,該車輛在國內的所有登記信息并不隨車輛交給海外客戶,而是在國內注銷掉。這樣一來,海外客戶拿到的二手車,到了海外就變成一輛純正的新車。

這種模式,在圈子里被稱作“平行出口”,即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中國市場購買車輛,然后引入海外市場進行銷售。這與十年前在中國流行的“平行進口”汽車模式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近年來國內二手車出口的崛起,新能源車的平行出口貢獻度達90%。東西經緯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昆蘋告訴霞光社,2023年其公司出口的商品車約100輛,其中新能源準新車超過90輛,真正的燃油二手車不足10輛。

這背后,其實反映了海外消費者的一種需求。實際上,由于海外市場缺乏有產品力的新能源汽車,而國內近年來在造車新勢力、傳統主機廠新能源轉型等共同助力下,新能源產品力快速提升,海外消費者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可以說毫無抵抗力。

東西經緯新能源整車事業部總經理王堅對此有切身的體會。2023年,王堅曾兩次到巴西考察。在當地,目之所及的車輛,像極了中國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的主流車型,如QQ、奧拓這類小型車,“在當地,看到最多的,就是雪佛蘭、雷諾、菲亞特這種老一代品牌的汽車,車型也是比較老舊的兩廂車、三廂車,乘坐空間非常小。”

再反觀近幾年中國產的新能源汽車,可謂將其瞬間秒殺——大空間、大沙發、大彩電冰箱,高度智能化,以及不燒油、成本低。似乎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能將其完勝。“海外尤其歐美人體型寬大,一坐到中國車里,會瞬間感覺寬敞了。這樣一對比,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就顯而易見,它不再是一輛車了,而是一個家。”王堅說。

海外汽車展廳里停放的嵐圖汽車

甚至,時常被國內消費者吐槽的隱藏式門把手這種設計,也能成為打動海外消費者的一大賣點。

“我們走在巴西街頭,乘坐當地出租車。司機聽說我們是中國人,還是做汽車貿易的,便興奮地回復道‘Chinese car is a good car’,中國車是好車。那種情況下,你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王堅說。

你可以想象,在中國新能源車面前,一些海外消費者簡直就是個小迷弟。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的國內新能源汽車,都可以被外貿商以平行出口方式銷售到海外,包括目前的新勢力汽車品牌,以及比亞迪旗下唐、宋、元、漢等系列,吉利旗下極氪、極星,奇瑞旗下星途,長城旗下坦克,一汽紅旗,上汽ID系列等等。

停在口岸等待出口的紅旗車,受訪者供圖

今年3月28日小米汽車在國內發布,也引起廣泛關注。據稱,如今已經有俄羅斯客戶對新車表達了興趣,或許不久后,小米汽車也將出現在俄羅斯街頭。

某種意義上講,平行出口并不是一種正規渠道,可以理解為一種“水貨版”。

這種方式,表面上是繞過品牌方的授權,為外貿商節省下一筆授權費;實際上由于商品車輛沒有經過品牌方的渠道服務,很可能出現商品質量無法保證、售后服務跟不上等情況,影響海外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印象和信任度。

但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說,平行出口在當下也是一種幫助無暇顧及海外市場的中國電動汽車試水海外市場、增加銷量的方式。因為這些平行出口的車輛,也會被統計到車企公布的銷量中。因此,有些車企會對此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也因為不需要渠道建設、品牌推廣、售后服務等投入,平行出口在一定周期內會有豐厚的利潤。

以上述極氪001 FR為例,其國外售價比國內高出70多萬元。刨除運費、報關費、雜費、關稅等,還能剩下20%-30%的凈利潤,也即賣一輛車可以凈整15萬-20萬元。

除了極氪外,比亞迪漢上市時,也曾成為平行出口的熱門車型。據稱,一輛國內售價30萬元左右的比亞迪漢,在巴西的售價折合人民幣60萬-70萬元,毛利率超過100%。

理想汽車也是外貿商們最喜歡出口的品牌。2023年7月,理想汽車員工發現,公司有200輛汽車在中國注冊,但從未投保,這意味著這些車無法在中國道路上行駛。隨后理想汽車CEO李想就此事發微博稱:這兩周有200多輛理想汽車被人出口到了國外,詳細調查后發現以出口中亞和中東為主。其微博配圖顯示,一輛理想L7售價為3180萬哈薩克斯坦堅戈(約合人民幣50.85萬元),而L7在中國的起售價為31.98萬元,差價近20萬元。

李想微博

理想L7在海外售價

但正常來說,這種暴利的窗口期不會太長,一般只有在熱門車型發售的最初幾個月內。

而且,表面上一輛車銷售到海外時加價十余萬甚至數十萬元,極為暴利。但細算下來,會發現利潤并不像想象中高。

東西經緯新能源王堅對霞光社算了一筆新能源汽車平行出口的賬。以一輛國產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售價10萬元算,到海外市場的運費大約2萬元;關稅隨各國不同,按50%算,成本已經是17萬元了。國內的貿易商加1萬元的利潤,國外的貿易商加5萬元的利潤。這樣一來,這臺售價10萬元的車在海外售價已經是23萬元了。“實際上,國內一臺10萬元左右的新能源車,在海外賣到折合人民幣25萬元或30萬元是有可能的。”王堅說。

因此,真正的“利潤”大頭還在國外貿易商和關稅環節。

實際上,如果從正規出口數據看,中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價格并沒有比國內高出太多。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58.48萬輛,出口額424.01億美元。算下來,平均每輛車的出口額為2.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接近20萬元。這個價格,基本上就是一輛國內中等純電車的售價。

有車商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一年前平行出口一輛車可能還有15%的利潤,約5萬元人民幣;現在只有1萬元左右了。

這也是當下所有新能源汽車外貿商的共同感受——新能源汽車平行出口的暴利時代,正在消失。

暴利消失的背后,一個原因是海外市場的變化。

以中國新能源汽車平行出口的熱門市場中東、俄羅斯為例,2023年中國對俄羅斯和前獨聯體總體出口增長迅猛,分別占當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量的42%和59%。2023年預計中國汽車出口獨聯體國家約135萬輛,增長412%;出口額256億美元,增長327%;其中對俄羅斯出口95萬輛,增長481%;出口額197億美元,增長388%。

其實,俄羅斯市場增長迅猛的很重要原因,是國際地緣政治背后引發的歐美車企撤退俄羅斯,給中國汽車帶來新機會。

過去,中國平行出口的新能源汽車經中亞進入俄羅斯市場,可以享受較低的關稅。但是從去年以來,俄羅斯對關稅政策進行了數次調整。最近的一次是,自今年4月1日起,俄羅斯提高了平行進口汽車的關稅。根據新的規則,從包括”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歐亞經濟聯盟國家進口汽車時,必須支付額外的報廢稅。這一稅種針對不同排量的汽車,要求的報廢稅金額也有所不同。并且,電動汽車也未能幸免,同樣需要支付36萬盧布(約合人民幣2.8萬元)的額外費用。

除俄羅斯外,其他海外市場的汽車關稅也在逐年上升。就在此前,巴西總統盧拉宣布,今年將恢復關稅,自今年1月起,巴西純電動汽車進口稅已調整為10%,混合動力汽車進口稅為15%;而到今年7月,純電汽車進口稅將調整為18%,混動汽車進口稅則上升到25%。

這就極大壓縮了外貿商們的利潤空間。

暴利消失的另一原因,是二手車出口越來越卷。

今年2月初,商務部等5部門發布公告,明確自今年3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并對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企業申報程序和材料、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許可證申領等有了明確的規定。

新規定不僅放開了過去的試點約束,甚至還明確和簡化了二手車出口的相關業務流程,這會進一步激發更多企業涌入二手車出口這個大潮中。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在成都的王堅就明顯感覺到,身邊越來越多做外貿的企業、朋友,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平行出口業務。

同樣,在河南鄭州做二手車出口的倉鼠優車總經理李保軍也有同感:“原來有資質但沒做業務的,今年開始做(二手車出口)業務了;原來沒資質的今年也去申請了資質,嘗試著做了。總之,身邊參與的人確實越來越多了。”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李保軍產生了一種感覺——新能源車平行出口(二手車出口)的熱潮開始變了,“就是一種模糊的感覺,今年沒有去年熱了。”

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參與者增加導致利潤在下降。界面新聞曾采訪一位出口車商,其表示目前俄羅斯、中亞市場已經有“卷”的趨勢,相比野蠻生長期,現在的利潤空間縮水將近一半。甚至,有部分原來從事平行進口的人本想轉做出口,最終考察后選擇放棄。

這些人之所以放棄,是因為二手車出口其實是有一定門檻和專業性的。“整個二手車出口的鏈條非常長,比國內貿易差不多增加20倍的工作量。”李保軍坦言。

具體來講,一輛二手車在國內的交易,一般也就經歷展廳看車-比價-驗車-成交-過戶等幾個環節,比較清晰簡單;但要放到跟國外客戶做交易,前期要通過跨境電商、社交平臺等等渠道收集客戶需求,然后約客戶線下考察拜訪,客戶有了訂單意向后,國內貿易商就要在國內找車源,之后就是購車、報關、運輸、清關、交割、收款等一系列流程。而其中每一環節都需要有相對專業的外貿積累。

“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業務量來歷練團隊,這樣才能真正算得上業內人。”李保軍對霞光社表示。

也因此,他看到,近年來新入局二手車出口業務的玩家,很多都是只專注其中一環:有的只拿訂單,有的只找國內車源,有的只做中介服務,但他們其實并沒有進入這個業務的核心,只是做一些外圍服務。

從長期來看,平行出口汽車市場依舊會維持增長,只是利潤一定會越來越低。而這些通過平行出口走出去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國車的新形象。

據2023年中國(東疆)二手車出口行業發展論壇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10月,全國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地區已達39個,二手車出口企業超過400家,二手車出口規模由2019年的3000多輛,一路增長到2023年的10余萬輛。

二手車出口的火爆,在兩個城市最為明顯。

天津是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企業數量最多的城市,共有28家。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口岸之一,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于2019年7月順利開展全國首單二手商用車出口業務。2019年以來,天津累計完成二手車出口超過2余萬輛,出口額達5.23億美元,規模居全國前列。從車輛類型上看,新能源車約占70%。

但論及二手車出口的第一大口岸,當屬中國版圖最西端的新疆霍爾果斯,這里是全國最大的汽車出口陸路口岸。

2023年1月8日霍爾果斯口岸恢復全面通關。此后,這里的汽車整車出口呈現“井噴式”增長態勢,商品車的最高單日出口量達到1302輛,創歷史新高。

出口的商品車,有鏟車、客車、自卸車、新能源汽車等。其中的新能源汽車,基本都是平行出口到中亞和俄羅斯的車輛。據霍爾果斯海關統計,2023年霍爾果斯口岸出口商品車30.4萬輛,同比增長307.5%。而進入2024年,前兩個月經霍爾果斯公路口岸出口的商品車已突破2萬輛,同比增長388%。這些車,主要來自浙江、江蘇、河南、山東、四川、北京、天津等地。

即將發車的出口新能源汽車,受訪者供圖

看到這一火爆程度,很容易讓人想到,是否最開心的當屬國內的二手車交易商們了?

但事實恰好相反。

故事要從五年前說起。2019年4月,商務部、公安部、海關總署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在條件成熟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的通知》,支持在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10個地區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由此,我國二手車出口的業務啟動。

隨后,當年7月8日,國內二手車電商交易平臺優信提供的首批二手車出口車源,在西安市港務區裝箱,并發往波蘭華沙。這也是全國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

有政策的加持,有市場的需求,按說這是優信等國內二手車平臺們夢寐以求的紅利。

但當霞光社找到接近優信二手車的相關人士咨詢時,卻得知,目前優信仍聚焦在國內二手車業務,已經基本不做出海業務了。

據了解,就在優信2019年試水二手車出口業務后,隨后遭遇三年疫情,便無法開展這一業務。

而另外一家二手車平臺的業務人員,在聽到霞光社咨詢二手車出口業務時,直言這是個大坑,“我一朋友做這塊業務,虧了100多萬元,我不想談這個。”便拒絕了。

事實上,在二手車出口試點的最初幾年里,這一業務可謂聊勝于無——2019年、2020年、2021年,全國二手車出口量分別是3036輛、4322輛、15123輛。而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可是超過3億輛。

即便近兩年二手車出海業務崛起,也是因為在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助推下的。當下所謂的二手車出海,其實大部分是以“二手車”為名的新能源汽車的平行出口;真正的二手車,連10%都不到。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重慶環宇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付一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曾表示,由于缺少車源、沒有資金、行業競爭激烈等因素,傳統二手車商從事二手車出口幾乎沒有優勢。

而這也一語道破了二手車出口的尷尬:

首先,車源少。在國內二手車車源方面,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或獨立部門能完成大批量車源的信息收集,因此需要交易市場、車商、二手車網絡平臺等主體的共同參與。且好的二手車基本在國內市場就能消化,真正出口的二手車,大多數是車齡10年以上、甚至接近報廢、需要大修的車。這些車在國內沒有市場,在海外還要加上運費、關稅等成本,更難出手。

其次,二手車商不熟悉出口,很難拿到海外訂單。出口業務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無法有效拓展海外渠道。很多二手車出口商在跟霞光社交流時就稱,做外貿商,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能拿來國外的訂單。而對二手車而言,即便拿到訂單,也要能把車順利銷售出去。有一個案例,某二手車商以私人關系聯系到某國的貿易商,將一批二手車運往該國,但是對方并無二手車銷售能力,這批車輛停放在車庫內已經數月,各項成本已數倍于車價。

第三,國內缺乏統一的二手車評價標準。目前,國內的二手車交易都嚴重依賴中間商的二手車評估師出局相關報告,這些報告都是各自企業制定的標準,行業并沒有統一的評價體系。在國內尚且不能做到標準統一,在海外更難取得客戶的信賴。

難點四,車價過高,企業無法盈利。在做二手車出口業務之前,李保軍曾做過4S店業務,對汽車銷售頗有了解。他認為,目前國內的二手燃油車價格仍舊過高,以這種價格,中國的二手燃油車在海外會很難打開市場。以某款普通車況的豐田凱美瑞為例,國內某二手車商給的報價為1.1萬美元,而日本網站上的價格為1萬美元。

“我認為,中國的二手車價格還得經過三年的降價,才有可能在走向海外市場中具備價格優勢。”李保軍說。

第五,由于海外國家情況差異巨大,金融、物流等第三方服務并未與我國實現較為順暢的互通,因此二手車在出口過程中,還面臨小規模出口國際物流成本太高、收款賬戶不安全、匯率波動風險等難點。

正是上述原因,中國二手車出口業務雖已啟動五年,體量也連年增長,但二手車商們對出海仍舊意愿有限。

每年,全球有近五百萬輛輕型二手車,從高收入國家出口到中等收入國家。

這些二手車主要來自:歐洲,約占54%;日本,約占27%;美國,約占18%;此外還有韓國。

在這其中,日本是全球二手車出口體量最大的國家。日本從2015年起,二手車出口量就穩定在120萬輛/年的規模;到了2023年,二手車出口量已超過160萬輛。

此外是美國。美國的二手車出口量常年穩定在90萬輛的規模,2019年一度接近100萬輛。

盡管韓國二手車出口業務波動較大,但其增長不可小覷。根據韓國二手車出口協會2024年1月20日公布的數據,2023年韓國二手乘用車出口額達到44.4億美元,同比增長66%。2023年韓國共出口二手乘用車55.55萬輛,同比增長了68%。其中,燃油車占比最大,為67.5%。

他們之所以成為二手車出口強國,除了本身的汽車產業基礎雄厚外,還得益于成熟的二手車市場和完善的出口體系。

以日本為例,其二手車能在海外立足、壯大,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汽車品牌較早滲透進世界市場。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就在國內開展了二手車交易;隨后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出口二手車。如今,日本二手車出口企業中,海外公司占比為70%~80%,做到了極致的本地化。

另一個因素,是其有一套明確、清晰的二手車評價體系——日本的5分級評價標準能讓海外客戶直接憑借車輛得分而下單,甚至不需要看車輛圖片。目前,日本二手車市場已形成一張分布均勻、覆蓋完整的“交易網”。這個網中,主要的交易模式有4S店置換、委托二手車商買賣、拍賣等。其中,大部分車輛都是通過拍賣(約占70%)轉售給專營的二手車經銷商,最后由車商銷售給用戶、海外市場或報廢拆解企業。

USS二手車交易市場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的二手車市場。這里,平均每20秒就能成交一輛二手車,每年的成交量接近300萬輛。USS的拍賣成交率大約為60%,但是在會員車商看來,“只要價格合適,就沒有賣不出的二手車”。

相比之下,中國的二手車市場起步于1999年,而二手車出口業務則只有短短的5年時間,且基本都是本土企業在做二手車出口貿易,并沒有深入到本地化。

從目前全球二手(燃油)車市場看,中亞以及中東市場,之前由日本品牌占據市場,中國燃油二手車的機會很少,只有客車,貨車,工程車存在一定空間;南美市場,中國二手車相較于北美二手車沒有價格優勢,而且很多國家禁止進口二手車,所以中國二手車出口并不樂觀。

中亞某國二手車交易市場,放眼望去,幾乎全是日韓車。受訪者供圖

而在非洲市場,中國二手車相對潛力更大。但由于日本品牌二手車早已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中國車想要打入并不容易。

因此,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二手車出海的突破口。“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在海外賣得好,打響中國車品牌力,自然也能帶動中國二手車的影響力。”李保軍說。

進入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愈發搶眼。但也暗藏危機。

當很多海外消費者拿到中國新能源車時,第一反應是驚喜。但驚喜過后,便開始升起一股復雜的感情。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賣點除了外觀、空間、配置外,還有就是智能化,這需要不斷地OTA升級,而OTA升級需要主機廠在海外市場有官方服務渠道。目前,絕大多數中國新能源車企并沒有在海外搭建這樣的渠道。因此通過平行出口到海外的新能源車輛,實際上無法享受到這種智能化服務。

此外,沒有官方售后服務渠道,這些車輛的后續服務,比如充電、維修、保養等也會受到限制。

因此,王堅在接觸了許多海外客戶后,他看到,“很多俄羅斯客戶將中國新能源車買回去,并沒有發揮驚艷的功能,更像是嘗鮮一種新的交通工具。”通常,這些新能源汽車只作為有錢客戶的第二輛車,燃油車仍是主流。

長此以往,海外客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印象也必將大打折扣。

這就引發了一個新問題——中國車出海,如何做好整體服務?

答案是,依靠經銷商出海。

汽車作為大件消費品,其大部分體驗需要依靠完善的售后服務來支撐。四川交運汽車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陶加源就曾對媒體稱,中國車出海,不能停留在單純的車輛貿易上,而是要提高售后服務質量來打動客戶。

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這個售后服務一方面是車輛本身的維修保養、智能化升級;另一方面是充電樁建設、周邊配套產品開發。

在做了一年多新能源汽車平行出口后,東西經緯新能源(成都)有限公司整車事業部總經理王堅也看到了這樣的機會。目前,公司業務已經延伸到包括整車出口、充電樁配套出口、戶外儲能產品出口三個業務板塊。

王堅稱,未來也不排除圍繞汽車出口做更多延伸服務。“接下來,我們希望能為新能源汽車出口做一些事情,包括車輛的售后、保險、金融等組合服務。把國內汽車銷售這套成熟的體系,復制到國外。但是,這需要花很多時間和投入。”

由于在海外布局較為分散,因而目前鮮有車企在海外自建銷售服務體系。它們一般會選擇與海外經銷商或資源豐富的綜合貿易集團合作,曲線實現經銷服務出海。

以比亞迪為例,其全球的經銷商網絡遍布東南亞、歐洲、拉美等市場。僅在泰國,到2023年7月其便與經銷商RêVER Automotive合作開設了60余家門店;在巴西,其與經銷商集團Saga合作,到2023年底開設了100家門店。

在中東,比亞迪和 Polestar (極星)選擇了 Al-Futtaim Group,吉利則與 AW Rostamani Group 合作,奇瑞星途則聯手了 Al Ghurair Group,這三家本地集團均位列福布斯榜單中東地區TOP50家族企業之列。

一些實力雄厚的汽車經銷集團,也把目光瞄向海外。據《中國汽車報》報道,2022年以來,位于河南鄭州的和諧集團與廣汽埃安、比亞迪等中國新能源品牌深度合作,在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及日本等地開設網點,攜手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走向國際。

2023年11月,廣汽埃安與和諧集團在泰國曼谷聯合開設了首家埃安汽車展廳。和諧汽車的目標是,在泰國開設至少10家埃安銷售網點,爭取成為泰國埃安最大的代理商。

泰國曼谷的廣汽埃安展廳。圖源:和諧集團官網

與此同時,據《中國汽車報》報道,國內百強經銷商集團的廣汽商貿,也跟隨母公司廣汽集團來到俄羅斯市場,籌劃在當地的建店事宜。

毫無疑問,汽車經銷商出海,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出海新的推動力。

更進一步看,一些出海的中國汽車經銷商,也在極致發揮中國的模式優勢——利用線上直播電商+線下直營店的方式,打開海外市場。畢竟在東南亞、中東、拉美乃至非洲等新興市場,中國的直播電商正席卷年輕人。

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出海的經銷商帶領中國汽車完成一場本地化建設,掀開中國車全球化的新篇章。

4月25日霞光智庫將在深圳“新能源汽車與充換電生態出海高峰論壇”發布《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十大趨勢洞察——逆勢出口環境下的新四化》,屆時會從產業鏈出海、本地建廠及經營、政策合規等角度全面深入探討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資料:

[1]《中國汽車出海記|來自中國的時髦“尖貨”,搭上“平行出口”的快車》,澎湃新聞

[2]《汽車平行進出口市場的冷與熱》,界面新聞

[3]《“平行出口”讓新車變舊車,二手車出口披上皇帝的新衣》,中國汽車報

[4]《緊跟車企走出去,中國經銷商出海躍躍欲試》,中國汽車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干成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毛片A级达拉斯 | 四虎影视最新 | 欧美夜噜噜免费观看 | 欧美午夜电影院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人人爱 | 福利视频精品 | 久久成人精品电影 | 久久久综合久久 |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 狠狠狠狠狠狠天天爱 | 亚洲伊人精品 | 久久精精| 国产精偷伦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精选 | 无套内谢少妇毛片a片免费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做夜欢视频 | 久久香蕉精品视频 | 2020最热谍战剧长河落日在线 | 久久88综合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天天艹天天爽 | 青青草av电影 | 最新av免费在线观看 |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 色黄视频网站 | 九色国产精品 | 久久精品导航 |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 亚日韩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 看农村妇女野外交性 |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 | 成人免费黄色大片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美女被免费网站软件 | 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看色视频 | 国产精品原创av | 加勒比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