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政策為虛擬電廠建設錨定了清晰路徑,更通過試點機制聚合分布式電源、可控負荷、儲能等分散電力資源,釋放其靈活調節能力,為提升電網穩定性提供關鍵支撐。
7月7日,虛擬電廠概念震蕩拉升,板塊指數大漲3.35%。截至收盤,蘇文電能漲20%,南網科技漲14.72%,天億馬漲10.94%,奧特迅漲9.99%。
消息面上,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關于組織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第一批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重點提及虛擬電廠試點建設等內容。
虛擬電廠再迎政策利好
《通知》明確指出,圍繞構網型技術、算力與電力協同、虛擬電廠等七個方向開展試點,支持試點項目應用智能電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能源技術裝備“補短板”成果,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技術、新模式。
在虛擬電廠方面,《通知》中提到,圍繞聚合分散電力資源、增強靈活調節能力、減小供電缺口、促進新能源消納等場景,因地制宜新建或改造一批不同類型的虛擬電廠,通過聚合分布式電源、可控負荷、儲能等負荷側各類分散資源并協同優化控制,充分發揮靈活調節能力。
同時,進一步豐富虛擬電廠商業模式,通過參與電力市場、需求響應,提供節能服務、能源數據分析、能源解決方案設計、碳交易相關服務等綜合能源服務,獲取相應收益。
此前,國家層面已將虛擬電廠納入新型電力系統核心戰略,《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2030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分別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5000萬千瓦以上。地方層面,上海、山東、貴州等地也陸續發布了虛擬電廠相關政策。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不僅為虛擬電廠建設錨定了清晰路徑,更通過試點機制聚合分布式電源、可控負荷、儲能等分散電力資源,釋放其靈活調節能力,為破解新能源消納難題、提升電網穩定性提供了關鍵支撐。
直擊能源轉型“痛點”
虛擬電廠本質是通過信息技術聚合分布式能源資源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其作為“正電廠”或“負電廠”參與電力市場調峰的獨特屬性,恰好直擊當前能源轉型的痛點。
國家電網測算顯示,通過虛擬電廠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求,可節約6000萬至7000萬千瓦裝機投資,僅需傳統電源建設成本的10%至15%。
虛擬電廠的發展將推動能源行業在系統集成控制、信息通信、數據分析等領域的技術創新,促進能源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同時,虛擬電廠作為新型經營主體,將參與電力系統優化和電力市場交易,為能源行業提供新的市場機遇和業務增長點。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虛擬電廠作為能源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載體,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根據華泰證券的預測,2025年我國虛擬電廠市場規模將達到102億元,到2030年虛擬電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7.2%。
多家公司積極布局,搶占先機
目前,國內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虛擬電廠領域進行布局。萬勝智能(300882.SZ)的主要產品智能電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可應用于智能電網、虛擬電廠等用電領域的電能計量、數據采集環節。近年來,萬勝智能高度重視研發和創新,持續推動相關產品迭代升級。同時緊跟國內外市場趨勢,力爭通過產品和技術創新,獲得市場先機。
中恒電氣(002364.SZ)聚焦綠色ICT基礎設施、低碳交通、新型電力系統及綜合能源服務等四大領域,面向用戶側儲能,該公司推出的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分布式儲能系統、通信基站儲能系統,可應用于虛擬電廠。
許繼電氣(000400.SZ)在調研活動中透露,公司可為虛擬電廠項目建設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及可調資源管控終端產品在寧夏、湖北虛擬電廠等項目中有應用。
朗新集團(300682.SZ)表示,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虛擬電廠業務相關的光伏云平臺新增接入10GW,并在集中式電站代理交易方面取得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虛擬電廠產業鏈上市企業應在技術研發上,加大對通信、控制、負荷預測等核心技術投入,與科研機構合作,提升資源調度精準度與平臺穩定性。在市場拓展方面,積極參與各地試點項目,積累項目經驗,以點帶面打開全國市場;針對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等重點場景,定制專屬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