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形機器人量產接近,投資機構也將重點關注擁有供應鏈優勢、技術具有護城河、價值量較大的優質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包括機器人總成商、絲杠及設備、減速器、靈巧手等。
近日,知名特斯拉投資者、電動汽車分析師索耶·梅里特在社交平臺上最新發文稱:“特斯拉目前正式招聘工程師,為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廠量產Optimus(特斯拉機器人)做準備。”
受多個利好消息刺激,春節后兩個交易日,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持續走強。
截至2月6日收盤,鳴志電器、兆威機電、天奇股份、祥鑫科技等多股漲停,震裕科技、五洲新春等漲幅靠前。
現象級大賽道
在業內人士看來,人形機器人板塊是未來10年大級別beta機會。如同當年消費電子中蘋果產業鏈、特斯拉電動車產業鏈——現象級的長坡厚雪大賽道。
該板塊從2024年四季度開始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其持續演繹的核心邏輯有三點:超預期的國內外人形機器人進展;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政策端支持。
最新消息,三星電子已向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三星美國研究中心(SRA)引入了Rainbow Robotics公司的四足機器人。其目的是巡邏工作場所以維護安全并發現和報告緊急情況。
當地時間2月4日,機器人公司Figure創始人Brett Adcock宣布,Figure決定終止與OpenAI合作。Figure在全自主研發的、完全端到端機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未來30天內,公司將向外界展示“人形機器人上從未見過的東西”。
他表示,和OpenAI合作的問題在于“集成”(Integration)。“我們發現,要想在現實世界中大規模解決具身智能問題,就必須垂直整合機器人AI,我們不能外包AI(大模型),理由和我們沒法外包硬件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瞄準了端到端大模型的特斯拉,或許也即將發布人形機器人更新。當地時間1月7日,馬斯克在游戲直播時透露,“未來幾周內,我們就可能會更新Optimus(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它的進展非常順利,團隊做得很棒。”
馬斯克多次闡述愿景:未來人類和人形機器人的比例將不只是 1:1,有較大可能超過人類數量,滲透率的天花板高且想象空間大。
“終局來看,假設是100億臺機器人的市場,如果2萬美金一臺,會形成200萬億美元的終局大市場。如果所有企業按照終局估值,在未來都會帶來龐大增長。”
國內方面,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競速更加激烈。據不完全統計,從2023年至今,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已經發生了超70起融資事件,其中近60起都發生在國內人形機器人賽道,融資總額超50億元。
1月7日,由小鵬汽車前首席科學家郭彥東創辦的智平方宣布完成數億元Pre-A輪戰略融資。2天后,獨角獸企業傅利葉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E系列融資金額合計達到近8億元。同一時間,“浙大系”的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完成了由聯想創投、浙創投出資的A輪融資。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加快突破機器腦、機器肢、機器體和關鍵核心部件,積極推動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創新。高標準建設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引進和培育3—5家獨角獸企業、科技型領軍企業。
投資主線放大
東吳證券表示,機器人當前類比2014年電動車,即將量產,開啟10年產業大周期。并且,電動車與機器人均由特斯拉引領,初創公司和人工智能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布局激進,與特斯拉差距縮小,如華為、英偉達、智元、宇樹等,投資主線從1放大至1+N。
該機構進一步表示,最看好三個方向:一是綁定龍頭供應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進展最確定,產品性能軟硬件最優,放量最早,特斯拉供應鏈彈性最大;二是壁壘最高的核心環節:零部件來看,壁壘排序滾柱絲杠>傳感器>諧波減速器>空心杯電機;三是產業趨勢和方向:靈巧手方案變化、傳感器方案變化。
五洲新春深耕精密制造技術二十多年,為國內少數涵蓋精密鍛造、制管、冷成形、機加工、熱處理、磨加工、裝配的軸承、精密零部件全產業鏈企業。
基于軸承和精密零部件產業鏈,公司在核心技術關聯的基礎上,實現產品多元化,從傳統行業精密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風電滾子、絲杠產品方面轉型,并取得了一些新突破,由此讓公司進入了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硬件建設的新賽道,踐行“立足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和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驅動,全球資源配置,深耕客戶價值,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戰略。
根據公司最新發布的機構調研紀要顯示,絲杠產品是公司基于軸承產品的技術延伸,是公司新的業務轉型重要產品,在電機驅動代替液壓驅動的趨勢下,絲杠應用領域及市場空間非常大,公司為此專門組建“線控傳動事業部”,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絲杠及反向式行星滾柱絲杠業務。
絲杠與軸承具有技術同源性,五洲新春在軸承業務有數十年的沉淀與積累,因此在絲杠產品生產過程中有一定的天然優勢。不過,行星滾柱絲杠業務尚處于初級階段,目前絲杠營收占比非常小,對公司業績暫不形成影響。
五洲新春表示,近兩年是公司業務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業務發展的總體思路:保持軸承業務穩定發展,逐步縮減虧損業務,持續發展新能源車優勢產品,重點發力絲杠新業務,在保持整體業務平穩發展的基礎上,爭取新產品的成長給公司帶來業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