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3日,泰鴻萬立在互動易表示,小米汽車屬于公司核心客戶之一。備受外界關注的是,這也是泰鴻萬立首次公開披露小米汽車相關情況。近日,公司股價連續飄紅,漲勢喜人。
一臺車“攪動”一個行業。
6月26日晚,小米汽車正式發布其首款SUV小米YU7,售價25.35萬元起,Pro版27.99萬元,Max版32.99萬元。
據稱,新車開售后僅3分鐘,大定數量便突破20萬臺;開售1小時后,大定數量進一步攀升至28.9萬臺。這不僅打破此前由小米SU7保持的銷售紀錄,也創造了中國汽車產業中極具標志性的銷售成績。
“萬萬沒有想到,同行還是挺高看我們的。”小米汽車CEO雷軍在會后媒體采訪中表示,“小米還是要把自己當成汽車產業的重點車企看待,要高標準嚴要求,要改變心態。”
業內分析認為,YU7的推出,正在重塑25萬至35萬元區間純電SUV的競爭態勢。作為該細分市場的新銳力量,YU7直接與特斯拉ModelY、智界R7、蔚來ES6等熱門車型展開正面交鋒。一旦實現月銷破萬,將對現有競爭者的價格體系造成明顯沖擊。
6月27日,小米汽車概念板塊呈現強勢上漲態勢,寧波華翔、富特科技、海泰科、泰鴻萬立等個股漲幅居前。
超七成概念股飄紅
從投資策略上看,小米YU7上市后訂單迅速爆發,反映了消費者對小米YU7產品力及小米品牌力、智能生態的認可,小米汽車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小米汽車概念一共有102只概念股。從納入指數時間看,2025年有24家,2024年有54家,2023年有24家。
從行業分布看,根據申萬二級行業分類,汽車零部件有45家,占比44.1%;電池、消費電子各有5家,占比4.9%;汽車服務、專用設備各有4家,占比3.9%。
從地域分布看,根據省份劃分,浙江、江蘇各有16家,占比15.7%;廣東有14家,占比13.7%;上海有10家,占比9.8%;北京有9家,占比8.8%;福建有7家,占比6.9%。
從市值分布情況看,50億以下有31家;50億-100億有31家;100億-500億有34家;500億以上有6家,其中,1000億以上有4家。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6月27日,超七成概念股飄紅。其中,寧波華翔、富特科技、海泰科、泰鴻萬立等個股漲幅居前。
泰鴻萬立大方承認
同花順數據顯示,2025年6月24日,泰鴻萬立新增“小米汽車”概念,成為最新被納入該指數的三只個股之一。
據6月23日互動易消息:公司主要客戶包括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小米汽車、某北美頭部新能源汽車企業、理想汽車、奇瑞、沃爾沃、上汽、廣汽等眾多國內外知名整車廠和寧德時代等大型零部件企業。小米汽車屬于公司核心客戶之一,公司目前客戶數量眾多,客戶和業務結構比較合理,不存在對某一單一客戶高度依賴的情況。
備受外界關注的是,這也是泰鴻萬立首次公開披露小米汽車的相關情況,此前,公司一直對此諱莫如深,即使在招股書中也未能見到小米汽車的任何信息。
(互動平臺截圖)
(招股書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泰鴻萬立成立于2005年,總部位于臺州灣新區,今年4月9日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公司形成了以汽車結構件、功能件為核心的兩大產品體系,是汽車車身、底盤的主要組成構件,屬于汽車生產所需的關鍵零部件。
公司主要產品在整車上的應用示意圖如下:
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68,864.69萬元,較上年度同期上升9.35%,主要是由于下游主要客戶發展以及雙方合作情況良好,下游客戶訂單規模增加;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673.07萬元和17,001.95萬元,較上年同期分別上升9.93%和8.03%,整體增長情況良好。
主營產品截止時間:2024-12-31
四大核心競爭力
綜合分析看來,泰鴻萬立具備五大核心競爭力。
一是長期穩定合作客戶基礎。據招股書披露,公司客戶覆蓋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外資品牌、造車新勢力及知名零部件企業等。其中,公司已進入了吉利集團旗下浩瀚、CMA、PMA以及長城汽車旗下A30、B30、ES11等多個汽車架構平臺的供應鏈體系。
此外,公司持續開拓新能源客戶,與某北美頭部新能源車企、奇瑞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X公司、小鵬汽車、上汽、廣汽等知名企業建立了配套合作關系。
二是合理的區位布局。目前,泰鴻萬立已在浙江臺州、浙江湖州、河北保定、山東濟南、山西晉中、上海奉賢擁有八個生產基地,能夠實現就近配套,節省產品周轉時間,優化物流成本,更好地做好客戶服務,進一步鞏固客戶關系。
三是技術研發優勢。公司建立了研發中心,下設研發部、開發部等相關部門,擁有一支優秀的技術研發團隊,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形成了汽車側圍輕量化技術、高強度板及制品輕量化技術、大噸位重型車身件沖壓應用技術、自動化沖壓生產技術、汽車沖壓件高效率低能耗自動焊接技術等一系列核心技術。擁有技術專利超過120項,具備與客戶同步開發的能力。
四是先進的生產制造能力。泰鴻萬立從發那科、ABB、大族激光、揚力集團、安川電機、奧圖自動化、啟成自動化等國內外先進裝備制造商引進了一系列先進生產設備,確保了產品質量穩定性和先進的生產效率。
在行業人士看來,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深刻變革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趨勢不可阻擋,這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機遇。
隨著吉利、長城、小米等重點客戶持續在新能源車領域攻城略地,泰鴻萬立的增長潛力也將進一步得到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