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中國建博會(廣州)暨2025廣州衛博會正式拉開帷幕。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展會重塑既有細分題材和潛在新興題材,整合升級為室內空間、門窗戶外、材藝智造三大生態。其中的材藝智造生態是首次獨立成展,成為五金、新材料與智造技術的“供應鏈星舞臺”。
尤其五金展區,無論是定制五金的創新突破、建筑五金的技術迭代,還是參展品牌們的設計理念和諸多新品,都正成為解讀行業趨勢、洞察市場變化的重要切入點。
定制五金:科技隱于設計之中
本次廣州建博會,眾多知名五金品牌紛紛亮相,國際品牌百隆、海蒂詩、海福樂、格拉斯、杜邦等重磅展出,國內品牌悍高、東泰、頂固、歐派克、圖特等同臺共展風采、共創商機。
各展商帶來的明星產品與新品令人目不暇接。家居新范式在現場看到,頂固攜6大系統產品矩陣與2025年重磅新品亮相,其中全新推出的瀾系列廚房收納五金核心材料是航天級鋁合金,輕巧且堅固;海棠角鉸鏈采用鋅合金壓鑄技術提升300%受力性能;一體式室內門鎖,鑰匙就藏在門鎖里面,設計感Max。
圖特帶來的蝶影反彈回旋門T926,獨特的反彈回旋設計,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個性化門型的需求;電動磁懸浮TD908則運用了先進的電動磁懸浮技術,實現了順滑、安靜的開啟和關閉,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海蒂詩的表現同樣亮點十足。其備受矚目的是旋轉五金FurnSpin 煥動魔格讓家具柜體不再受限于傳統門板開合方式,拓展設計可能;展出的懸浮玻璃展示柜運用海蒂詩Sensys玻璃門鉸鏈,展現極簡魅力;AvoriTech臻薄金屬抽屜系統,則鍛造出側幫厚度僅8mm的奢華品質。
超1000㎡的悍高·原創五金能量館內,希勒 4.0Max 碗碟三邊籃,20mm下沉防撞設計,直擊廚房收納痛點;陀飛輪高柜旋轉拉籃,行業首創的360° 轉盤取物;金剛2.0一字底座鉸鏈以創新三段力,迭新開合體驗;BV系列衣柜五金以高奢皮革搭配金屬材質,簡約設計中盡顯高級質感。
各大品牌在功能、設計、材質等方面的創新,吸引了諸多經銷商、設計師、網紅等群體紛紛駐足,悍高五金等展位更迎來了一波波外商駐足咨詢、拍照驚嘆。五金,這一傳統“配角”,正進一步站上行業C位,并躍升為空間效能的關鍵引擎。
智能化、系統化、定制化成趨勢
家居新范式結合本屆展會及行業動態來看,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五金產品正朝著智能化、系統化、定制化的方向發展。
智能化方面,如悍高星幕2.0電動升降機以38分貝靜音運行和遇阻懸停技術,重新定義智能五金的靜謐標準;海福樂 Smo 電動移門系統配備智能控制器,支持障礙物檢測、手機 APP 遠程調節及雷達動態感應開啟,帶來便捷安全的使用體驗。
系統化體現在各品牌不再僅僅提供單一的五金產品,而是打造全屋系統解決方案。以頂固為例,其構建了門用五金、基礎五金、收納五金、型材五金、燈光系統、護墻系統等系統產品體系,實現從單品到場景化方案的跨越。悍高在廣州建博會現場專設了一塊“悍高柜類照明”的展示區;百隆REVEGO樂藏?口袋門展示區,以最新單門/雙門應用方案驚艷亮相,重新定義“空間隱形”美學。
定制化趨勢也愈發顯著,品牌通過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家居空間特點,提供個性化的五金產品設計和配置。比如,根據不同的柜體尺寸和風格,定制專屬的拉手、鉸鏈等五金配件,使五金與家居整體風格完美融合。
此外家居新范式發現,品牌在產品設計和展館展示中,更加注重空間美學的營造。多家品牌均采用了五金內置技術,讓五金組件巧妙隱藏于柜體,實現"隱形"設計。典型如海福樂的極簡五金系統,嵌入式設計打造整潔統一家具表面,適用于廚衛、客廳、辦公等多種場景。
材料選擇上創新與環保性兼具。一些品牌傾向于使用新型合金材料,以提高產品的強度和耐用性;而另一些品牌則注重環保材料的應用,符合當下消費者對于綠色家居的追求。
如奧地利品牌GRASS Vionaro V8抽屜官方顯示,采用完全金屬制成,可實現100%回收;思造SEZAO展出的全鋁極薄款以航空級鋁材打造輕量化機身 , 玻璃纖薄款則以通透質感重塑抽屜視覺體驗 , 充分滿足高端定制家居的多元化需求。
可見,五金正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解決居住收納痛點的核心科技。當隱藏式設計釋放物理空間,電動化賦予家居體驗“生命力”,模塊化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定制家居才能真正實現“人本設計”。
家居五金躍遷:“家居芯片”走向“技術名片”
五金技術的爆發并非偶然。作為占家居制造成本僅5%的“隱形心臟”,如家居新范式所觀察到的,在價值5萬元的全屋定制方案中,五金件成本僅占約10%,卻直接影響著定制家居90%的使用體驗和壽命周期。因此,這種“微小杠桿撬動全局”的特性,使其成為產業鏈升級的關鍵支點。
而展會的現象級呈現,正是國產五金從“幕后零件”向“技術名片”躍遷的縮影——以悍高、圖特、東泰為代表的頭部企業,近三年研發投入超行業均值300%,專利數量年均增長40%,逐步打破外資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壟斷格局。
可以說,國產五金的崛起路徑十分清晰,家居新范式概括為“三步走”:首先,設計突破驅動價值重塑,品牌們都重視通過與國際設計師合作、提高設計能力,以幾何美學重構五金的功能語言;
其次,產能革命支撐技術普惠。悍高60萬㎡數字化基地將鉸鏈軸孔精度提升至0.03毫米,這相當于頭發絲四分之一的公差值,“精密制造”正重塑產業基因;此外,渠道下沉加速市場覆蓋,本土品牌通過地級市網絡,將高端技術滲透至縣域市場,這大大提升了行業集中度。
不過,更深層的變革在于產業鏈協同的“齒輪效應”。如今,五金與大家居建裝行業高度融合,像悍高是歐派等定制家居企業的合作伙伴,圖特是索菲亞等多家頭部定制家居、成品家具、家裝公司、地產公司的戰略合作供應商;而設計師群體成為關鍵紐帶——展會“星設聯”IP吸引諸多設計師和品牌聯動,大大推動產業與設計的跨界融合。
五金已然不是簡單的“安裝配件”,如今正在成為空間方案的“底層語法”塑造者。正如深圳東誠集團設計總監鄭楚楚在家居新范式『五金坦白局』系列欄目里所言:“高端家居空間,必然依賴高品質五金賦能?!?/p>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家具五金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家具五金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2261.1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市場規模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6%,2028年市場規模將會增長到3244.5億元。
當一顆鉸鏈的精度從毫米邁向微米,當一條滑軌的壽命從5年延至20年,中國五金正以技術普惠重構全球價值鏈——這不僅是產品的升級,更是制造哲學的革新:從“規模至上”轉向“精工即正義”。
結語:空間邏輯的隱形書寫者
本屆廣州建博會的深層啟示在于:五金技術已從“功能零件”進化為“空間操作系統”。當百隆口袋門消解墻體隔閡、海蒂詩旋轉架重構收納邏輯,五金正以毫米級的精密設計,書寫人與空間的新型關系。
未來家的本質,不再是水泥與板材的堆疊,而在于每一顆鉸鏈對重力的精準駕馭、每一條滑軌對摩擦力的詩意化解——科技隱于設計,生活歸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