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鯊導讀:中國人的荔枝自由來之不易
作者?| 李強
編輯?| 盧旭成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5-7月是中國吃新鮮荔枝的季節,據歷史小說作者馬伯庸同名小說《長安的荔枝》改編的電視劇和大電影同步上映,引發熱議。
它講的故事是:公元754年,唐皇唐玄宗寵妃楊貴妃想吃嶺南的鮮荔枝,但嶺南距離長安5000余里,荔枝“三日味變”,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不可能實現。上林署小官李善德被同僚欺騙,做了荔枝使,為了不死,他通過1、技術攻關(“分枝植甕法”),將荔枝保鮮期延長至11天;2、使用格眼薄子記錄試驗數據,規劃出四條最佳運輸路線(水陸聯運、驛站接力)等;3、權謀周旋(借權臣楊國忠賜予的銀牌調動全國資源),終于將2壇鮮荔枝總計40枚運到長安,博得楊貴妃“回眸一笑”。
有人推算,小說里,楊貴妃吃到的嶺南鮮荔枝,每枚的研發成本(4500/40)+運輸成本(57620/40)=1530.5貫,而當時都城長安買一個郊區的院子是300貫,這筆錢能買5個院子,相當于李善德12.75年的收入。
1271年后的今天,中國首都北京,一個普通的姑娘,只要打開手機,在淘寶APP(淘寶買菜)上搜茂名荔枝(嶺南荔枝的代表),選最好吃的品種桂味,4.5斤裝(16g+/顆)規格一件只需43.7元,平均9.7元/斤,一枚只需0.31元。2024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5,415元(折合每月約7,117元),即北京普通老百姓每月可支配收入可以買22958枚荔枝,而且網上下單后2天內(48小時)從茂名山里荔枝樹的枝頭送到家里。
楊貴妃當年舉全國之力從嶺南送來的鮮荔枝只能嘗個鮮,現在北京一普通姑娘都能買得起,吃個夠。有人說,現在有高鐵、飛機和汽車,運輸成本跟靠馬運輸的時代不可同日而語,成本自然降下來了。
但現代社會里,這是全世界普通人民都能享受到的“貴妃”待遇嗎?不然。
據公開資料,海南的鮮荔枝出口到歐洲(茂名荔枝空運到歐洲是2天),賣到330元/斤,德國甚至達50歐元(約500元)/斤,迪拜的價格約為60-70元每斤。美國買不到新鮮荔枝,荔枝罐頭約71.7元/斤。顯然,老外吃鮮荔枝的成本最低也是國內的6-7倍。
那么,中國老百姓為什么普遍能享受到當年楊貴妃最愛的水果?藍鯊消費近期跟隨淘寶買菜走進廣東茂名高州市荔枝產業帶進行調研,解開了這個謎題。
茂名荔枝,冠絕全球
《長安的荔枝》里,李善德選中的荔枝來自于專供嶺南經略使(封疆大吏)的荔枝園,種有白糖罌、白臘、黑葉等優良品種,由一個叫阿僮的姑娘精心養護。而現在我們吃到的茂名荔枝,最早種植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最年長的古樹樹齡有1300多年。
茂名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凌曉文介紹,茂名荔枝種植面積全球最大,達140萬畝,荔枝年產量占全國的1/4,世界的1/5。茂名荔枝品種最全(81個本土品種,如三月紅、白糖罌、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品質最優(有4個區域公共品牌,14個綠色認證產品),年產值超120億元。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鎮甚至建有一座中國荔枝博物館。
在《長安的荔枝》里,阿僮依靠世代相傳的經驗種出好荔枝,而現在在茂名,不但有國家荔枝種源資源圖譜,技術人員還不斷研發和推廣仙桃荔、紅蜜荔等新品種,不同的荔枝園種植不同的品種(專業化),使用現代化的機械設備比如動力噴霧機、高枝修剪機,甚至無人飛機來實現智能種植。茂名農業局的系統里,我們能看到當地主要荔枝農場的蟲害、土壤、水分等數據。
標準化才能大眾化
如果你是廣州、深圳的消費者,想要嘗一嘗茂名高州根子鎮貢園的荔枝,開3-4小時汽車就可以到達荔枝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但如果你是北京的消費者,相隔2300多公里,只能從線上或商超購買,希望買到的荔枝是包裝完整,個頭大小差不多,沒有損壞和異味。消費者最怕的是,在網上看到的荔枝可口誘人,但收到的卻貨不對板,個頭大小不一(有的核很大),損壞嚴重,甚至有臭味。
這就涉及到一個大問題——如何讓茂名充分供給的好荔枝,通過合適的采摘、儲存(保鮮)和運輸,確保其新鮮且成本可控,讓消費者吃得爽,果農賺到錢?
過去,荔枝的分銷主要靠批發和零售,經過渠道層層加碼后,運送到北京這種千里之外的城市售賣,價格貴得嚇人(要用空運,2015年前沒有發達的冷鏈體系,以及在中高端超市等渠道售賣),一般人吃不起。
盒馬、百果園等生鮮超市和水果連鎖品牌,原來也派出隊伍親自到茂名采購,甚至淘寶買菜嘗試過平臺和自營模式,但會面臨很多問題——因為茂名的荔枝主要在丘陵山區種植,且以家庭農場為主,規模不大,難以自建冷庫,精細分揀;甚至如果需求爆發增長,難以快速組織貨源滿足需求。當地果農往往先摘貴的品種去賣,不好賣的可能爛在枝頭。
茂名當地銷量第一的供應鏈企業、高州小高溫農業(以下簡稱小高溫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旗超向藍鯊消費介紹,它們合作了超過3000家荔枝農場,它們的荔枝品質穩定且能規模供給。小高溫農業會全面介入這些農場的保鮮(通過海運運到美國的荔枝保質期至少20天,其中14天冷凍)、分選、后熟全過程且形成標準。
以分揀為例,小高溫農業會使用AI視覺技術,將裂果、壞果剔除(防止霉變),將大小、顏色、克重(比如16g+18g+)差不多的荔枝選出來(今年甚至能通過紅外光譜技術測量荔枝核的大小),分類包裝,以賣出更好的價格。
黃其超透露,2019年他們剛開始進入茂名做荔枝商品化中心,建了一個冷庫在里面打包荔枝,出現了表皮變黑的現象——原因是荔枝的肉跟殼中間有一層膜導致無法相連,而冷庫里風機猛吹,把荔枝殼的水分蒸發導致變黑。為此,他們給冷庫增加濕度(95%),防止荔枝殼脫水變黑。而低溫技術可以快速讓果皮跟肉達到休眠狀態,不做過多呼吸。黃其超說,他們已跟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團隊合作,準備開發一個商品化處理的大模型,“荔枝褐變過程大概有接近68個(影響)因素,我們把它變成一個模型,把每個點都匹配到最優的狀態。”
《長安的荔枝》里,李善德將整個荔枝園都進行長途運送,最后只送達了40枚荔枝,核心還是其保鮮(放了冰的甕)和運輸技術(馬)比較落后。現在為了保鮮,我們在農場看到,從荔枝樹上摘下荔枝送到最近的冷庫后,24小時內,小高溫農業會派專人用塑料袋、錫紙將荔枝包好放入泡沫箱(防摩擦、擠壓),并裝入冰袋(防高溫變質)。而政府協調順豐等物流企業,以量換價,以每件(3公斤以內)10多元錢的價格(散客發貨比它貴)發往全國,確保荔枝在48小時內送到消費者手中。
實際上,小高溫農業在這里扮演了散亂荔枝農場商品化處理中心的角色——集中荔枝農場的需求,分攤投建冷庫、分揀設備等的成本,降低購買冰塊、泡沫箱等支出。同時,小高溫農業在本地可以跟政府、協會打交道,要政策,要支持;對外則跟淘寶買菜等平臺合作,以更好的價格賣出更多的荔枝,讓果農增收。而盒馬、淘寶買菜等平臺也更愿意跟小高溫農業這樣的供應鏈企業合作,產品品質有保證,且還不用擔心保鮮、分揀、后熟、運輸等環節出問題(可追溯和追責)。
地域品牌化生存
在茂名高州,藍鯊消費發現,茂名荔枝雖然冠絕全球,但沒有出現一個類似褚橙的全國性品牌。并不是當地的企業不努力,比如小高溫農業自己就有一個荔小味的品牌,但尚處于培育階段。
淘寶天貓食品生鮮及淘寶買菜總經理張鵬2015年進入農副產品和生鮮行業,他認為在所有的消費品里,水果生鮮最難做。核心原因是,那時所有的產區都沒有齊全的生產、加工、物流等能力。它們是荔枝行業的上下游,比如政府、物流企業、本地供應鏈企業逐漸引入大量標準化設備……一步一步建起來的。
而在原產地基礎設施逐漸完善的當下,是打造農產品(水果)品牌的好時機嗎?其實像褚橙,雖是全國性農產品(水果)品牌,但這樣的品牌太少,且產量并不大(供給不如江西贛州的臍橙量大),難以滿足最廣大人們對各地源頭好品的普遍需求。
從茂名政府的角度看,他們更愿意打造地域品牌茂名荔枝,這樣能形成一個大產業(120億元),帶動科研機構荔枝種源的研發,鼓勵果農擴大種植,讓供應鏈企業在保鮮、存儲、加工和銷售上發力。這是中國特色的農業產業化模式——針對散亂的上游(50-2000畝家庭農場為主),政府充分發揮政策引導,研發等核心資源支撐和投入作用,確保形成優質供給。政府再通過搞荔枝節等活動,招商引資,吸引像小高溫農業等企業入駐,通過跟淘寶買菜等平臺合作,讓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當年貴妃才能吃得上的茂名荔枝。
淘寶2015年開始參與陽澄湖大閘蟹地域品牌的打造,逐漸形成了一個IP——尋鮮原產地,和各地政府、協會合作做各地地域品牌的打造,已先后打造了柳州螺螄粉、五常大米、洛川蘋果等地域品牌。而地域品牌打響后,政府再聯動當地商家做商品品牌和企業品牌的集群式拉升,實現增值溢價。消費者在淘寶上買到的產品認可度、復購、滿意度大幅提升。可以說,地域品牌是政府、企業想要,匹配消費群體需求的成功模式。
荔枝有固定的成熟期(5-7月),易損耗,需減少物流流轉次數,在豐產期將其快速賣出去(還要防臺風等惡劣天氣影響),否則對果農來說就是災難,第二年必然大幅減產,消費者要承受更高的價格。
今年淘寶買菜在幫茂名荔枝地域品牌打造上更進一步——采用半托管模式,讓茂名荔枝1天賣了6萬單。
淘寶買菜5月開始派出采銷人員進入茂名荔枝產地,掌握當地一手的氣候、產能、價格等信息,跟政府、協會、商家做大量溝通。淘寶買菜的小二同步負責快速上線(10分鐘完成)、流量組織、各種營銷渠道、節奏等,對接淘天的百億農補。淘寶買菜的前臺營銷團隊跟《長安的荔枝》進行IP聯名,擴大活動影響力。淘寶買菜還引入小高溫農業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讓其發揮供應鏈優勢,負責品質荔枝的組織、存儲和發貨。而茂名政府則通過在淘寶天貓平臺發放消費券(已100%核銷)的方式,降低消費者購買茂名荔枝的門檻,帶動線上訂單增長,加速當地產業數字化。
據藍鯊消費了解,茂名荔枝5月份上市以來,其在淘寶天貓的銷售整體翻倍,截止到6月底已實現136%的增長,帶動整個茂名荔枝產區銷量實現213%的增長。
小結
優質的原產地產品供給,強大的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支撐,產品標準化的成型和強化,聯動了政府、協會、平臺、商家等各方的地域品牌打造,讓中國普通老百姓實現了荔枝自由。
淘寶買菜的半托管模式解決了茂名荔枝農場主會種和收荔枝,但不會做現代營銷(人才少,留不住)的痛點。淘寶買菜背靠淘寶這個中國電商月活用戶最多(約10億)的平臺,同時又有天貓做品牌背書,有助于打造茂名荔枝地域品牌(也幫著推茂名當地的產品和公司),茂名的荔枝果農和供應鏈企業做好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即可。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解決方案。